【首席观察】中投来了位董事长 屠光绍转身卸任
此次人事调整可谓标志性事件,这是中投成立以来,首次由非财政体系的官员担任董事长。不过,留给业界的困惑是:中投出炉不久的五年战略目标与规划将如何执行下去?走过没有董事长的日子,即将步入彭纯时代的中投能否解市场之惑?
空缺两年之久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“中投”)董事长一职终于补位了。
继位者是中投老将——交通银行董事长彭纯,其在2010-2013年间曾任中投副总经理兼中央汇金总经理。
4月2日,即“愚人节”次日上午,中投内部召开大会宣布:彭纯将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长一职,现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居伟民将接替屠光绍,出任中投总经理,59年生人的屠光绍则退休卸任。
经济观察网获悉,屠光绍主持了当日上午的大会,会议宣读了中央的任命。
“消息有些意外,屠总‘壮志未酬’啊。”资深市场人士称。
而被誉为银行“老兵”的彭纯于去年2月受命出任交行党委书记,并接任董事长。
截至发稿,中投与交行均未对外发布人事变动消息。
此次人事调整可谓标志性事件,这是中投成立以来,首次由非财政体系的官员担任董事长。“如此调整也在情理之中。掌舵手更换为银行系血液的人对中投而言,也是一种机制上的进步啊。”一位接近中投的资深金融人士称。他说,类似安排已有耳闻。业界评价,屠光绍与居伟民的业务与能力水平均非同一般。
不过,留给业界的困惑是:中投出炉不久的五年战略目标与规划将如何执行下去?走过没有董事长的日子,即将步入彭纯时代的中投能否解市场之惑?诸如,战略意图与财务目标之惑、准政府机构与商业机构的定位之惑、缺失竞争之惑等。
屠光绍与中投的缘份可以追溯至十一年前,尽管其在中投的履职时间不到三年。
从中投的见证者到引领者,自称与中投有缘的屠光绍,先后在北京市政府、央行、证监会、上海市政府任职,曾出任证监会副主席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,在证监系统工作时间长达 14 年,与我国的金融开放更有着不解之缘。
2007年9月29日,曾代表证监会参中投成立会议的那张请柬,至今还放在屠光绍的办公桌抽屉里;时隔 9 年多,从中投起步的见证者,变成了中投的引领者,而今“壮志未酬”落幕,人生几度起承转合;不知他卸任离职收拾个人物件时,是否会带走它。
有意思的是,当年参加完中投成立大会的屠光绍,即从证监会调任上海市委常委、副市长,并在2013年成为上海市常务副市长。
对于这样的转身,屠光绍告诉媒体,最早在证监会做监管工作,后来又到地方政府工作, 后来在中投做投资工作;这三段经历紧密相连。
他坦陈,监管部门工作是当裁判员,地方政府任职是当公共管理服务者,建造更加开放公平的金融环境。如今,在中投的角色变成了运动员,直接下场踢球,是要实打实地直接做投资,尤其是境外投资。
而屠光绍履职中投的两年多,恰是中投业绩的“高光”时刻。
在没有董事长的日子里,中投表现不俗。尽管从中投官网看,对外发布的直接投资项目可谓寥寥无几。 但这不意味着其投资动作泛善可陈,中投2017年财报显示,境外投资净收益率创下17.59%的历史新高!给中投十年答卷,即第十份年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将此结果总结为“人努力,天帮忙”的屠光绍曾坦言,‘人努力’可能更重要一些。中投将来更多还要靠人力;所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变化当中,中投将坚持自己的定位和理念,守住底线,坚定地作长期投资人。
不过,现在问题的是,2018年全球公开市场的巨幅波动超出市场预期,换言之,“天(资本市场)没有帮忙”,回眸中投十年投资路,不难发现,中投大多是“人努力、天帮忙”的范式;这可能暗示中投的2018年度净投资收益表现欠佳。
正如,中投业绩的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,由此,其年度净收益率的波动性亦较大,最低为2011年的-4.3%,最高则为2017年的17.59%。在2011年中投将投资考核周期延长至10年,以10年滚动收益率作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。
诚然,2016年7月履新中投的屠光绍——遇到了中投最好的时光。中投2016年、2017年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与年度净收益率分别是:4.76%与 6.22%;5.94%与17.59%。
十年间,中投有四年的年度净收益率在两位数以上,分别是2009年与2010年的11.7%、2012年的10.6%、2017年的17.59%;有三年为负数,如2008年的 -2.1%、2011年的 -4.3%、2015年的-2.96%。
中投的资产组合变化亦颇具阶段性:如2008年,现金管理产品87.4%、固定收益证券9.0%、股权3.2%、其他0.4%;2011年,长期资产31%、公开市场股票25%、固定收益21%、绝对收益12%、现金11%;2017年,公开市场股票43.6%、另类资产39.3%、固定收益15.9%、现金1.2%。
换言之,中投已从最初的现金为王,日趋转向为多元化全谱线投资。
接下来,按照中投的说法,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,稳步加大另类资产和直接投资,形成以另类资产和直接投资为特色的投资模式;大力推进“中国因素”投资,发起设立新的多双边基金及平行基金,搭建跨境双向投资合作平台;打造多维度的跨境投资生态网络。
亦可谓十年磨一剑。彼时,为深化外汇管理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中投应运而生。此时,中投已将目光投向“一带一路”,以及与“中国视角”相关的投资机会;深度挖掘具“中国视角”的投资机会俨然成为中投的新十年使命。
过去10 余年间,中投参与制定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规则;同时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,投资了一批项目。此外,中投还助力国内行业企业与境外机构沟通合作。
回顾中投第一个10年发展历程,屠光绍说,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动荡的巨大考验,我们始终迎难而上,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,也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;较好地完成了党中央、国务院赋予的使命和任务。
他告诉媒体,在第一个10年里,中投支持了国内企业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,并探索形成了市场化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“汇金模式”,创新发挥了“国有金融机构注资改制平台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、国有金融股权管理平台”三大平台作用。
时代变迁,“走出去”更要“引进来”。屠光绍认为,实现这两者的良性互动,可通过建立双边基金为跨境投资提供新的渠道和平台,使之对接起来。
事实也是如此,不难发现“双边基金直投模式”业已成为中投当下的投资引擎之一。
就在3月26日,中投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、私募机构欧瑞泽(Eurazeo)共同发起一只10亿至15亿欧元的产业合作基金。投资方向为那些希望来中国拓展业务的欧洲大陆企业。
此前,2018年11月,中投与还汇丰(HSBC)合作,筹集一只10亿英镑基金,投资于在中国有发展契机、优质且成长中的英国企业。2017年,中投与高盛成立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,目标承诺投资额50亿美元。此外,中投还在2018年与日本五家金融机构联合成立中日产业合作基金。
就此,屠光绍称,双边基金可以发挥强强联合、优势互补的作用。中国的市场需求巨大,如此大的一个市场,又处在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转型过程中,不少国外企业都想进入中国市场;同时,发达国家的产业优势也是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所需要的,双边基金就可以促进跨境投资的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相结合。
值提一提是,私募股权投资来说,中投投资数量不多,但基本是亿元级别的“大手笔”。如2019年2月19日,掌门1对1获得3.5亿美元E轮融资,中投是领投方之一。
天眼查数据显示,中投此前还先后参与投资了零氪科技D轮(10亿人民币)、口碑c轮(11亿美元)、Airbnb的F轮(10亿美元) 、蚂蚁金服B轮(45亿美元)、滴滴出行战略融资(10亿美元)等项目。
有意思的是,工商信息而言,天眼查与启信宝数据显示,居伟民是2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,这些公司多是注册资本为几十万的资产或管理咨询公司,注册地址多为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。公司成立时间在2015年至2018年之间。
诸如,北京毕蔻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、北京顺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、赛里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,其注册资本分别为30万元、50万元、10万元;注册地均为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;法人代表均为居伟民,公司股东均为中投海外。而中投海外的总经理正是居伟民,于2015年7月成立的中投海外专注于开展直接投资和多双边基金管理。
不言而喻,低调、专业的居伟民出现在数十家投资咨询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列中,多少还是让人颇感诧异。
这并不意外,也不奇怪。“SPV很多投资项目需要隔离法律风险 以及其他考量,必须采取不同法律实体。”一位资深金融投资人士称。如此,也昭示,这几年中投共参与了20多起海外直接投资项目。
而63年生人,硕士毕业于人民大学会计系的居伟民,历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、中信证券有限公司董事,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及中信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,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,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主任、主任、财务总监、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。熟悉居伟民的人评价他:英语好,为人低调谨慎,专业水准高,熟悉中外会计制度和金融市场。
是的,“居老板低调、专业,英语水平很高,懂财会制度与金融市场,这是他离开中信集团时,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。”一位了解他的金融界人士说。
现在,投向中投的目光除了人事调整之外,还有其出炉不久的五年战略目标与规划——其将如何按照既定计划践行呢?
中投2018年12月制定发布的“2018-2022年战略规划”提出,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海外直投业务平台资金规模达到500-1000亿美元的要求,公司将积极争取落实资金来源,稳步加大另类资产和直接投资业务,力争到2022年底使其占中投境外投资总组合的比重达到50%左右,形成以另类资产和直接投资为特色的投资模式,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提升国家外汇投资收益提供有力支撑。
为实现这些目标,屠光绍表示,中投将完善和创新对外投资方式,打造具有中投特色的投资模式,积极开展“中国视角”投资,推进多双边基金等投资创新,构建多维度的跨境投资生态系统。同时,全面提升机构化投资能力,提高研究工作和资产配置效能,优化推进各项投资业务,完善风险管控和投资效能评价体系,加强投资全流程管理和投资支持。
此外,屠光绍指出,中投还将优化公司管理架构,进一步完善“1+3”管理模式,强化“一个中投”理念,坚持境内境外业务相结合的架构安排,按照综合管理以统为主、业务工作以分为主的思路,进一步完善以中投为总部,中投国际、中投海外、汇金公司三家子公司各司其职的“1+3”管理模式,优化公司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职能分工、管理边界、流程衔接,做到分工清晰、权责匹配、运作高效。
“未来根据业务需要,中投将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新设2-4个海外分支机构;”屠光绍透露,进一步构建合理高效的分支机构网络,并充实现有分支机构职能,逐步拓展香港子公司业务范围,探索受托资产管理等业务创新,加强纽约代表处投资支持作用,探索建立矩阵式分支机构管理模式,充分发挥区域研究、项目搜索、投资管理、市场联络等属地化优势,有效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合作协同。
而中投副总经理祁斌曾公开表示,中投在公开市场、另类投资和直接投资都有较大布局,未来要在三者间进行动态调整,公开市场投资要根据投资能力不断优化主动、被动和增强型指数投资等方式,依托双边基金不断强化直接投资战略和能力建设,重点关注与中国相关的跨境投资,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。
不过,接下来,步入第二个十年的中投终究无法回避,诸如:战略意图与财务目标之惑、准政府机构与商业机构的定位之惑、缺失竞争之惑等“十年之惑”的市场拷问,它们动辄涉及体制机制的调整与变革,其何以何时作答?
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